书销中外百余本,诗译英法唯一人(图)
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(刘莹莹)中国翻译行业龙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元冲先生于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古诗 翻译,享年20岁。 100。
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,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。师从钱钟书、闻一多、冯友兰、刘无极、吴密等学术大师。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研究所,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。从事文学翻译工作60余年。许渊冲的翻译作品涵盖中、英、法等多种语言。译着以中国古诗英译为重点,形成了韵文译诗的方法和理论。名片上,许渊冲是这样介绍自己的:他在国内外卖出了一百多本书,
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的译着有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、《李白诗选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红与黑》、《包法利夫人》、 《岁月如水》等中外名作。他的汉英翻译《楚辞》被美国学者誉为“英美文学领域的巅峰之作”。《西厢记》被英国出版社评价为“堪比莎士比亚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”。
2010年,许元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“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”。2014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“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”,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。
据了解,徐元冲先生在年长的时候,仍然保持着联合国大会的许多生活习惯。起床后还要做早操,每天看报纸,坚持工作,坚持锻炼。他经常陪家人去北大附近。走在小公园里,生活悠闲自在。他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甜食爱好者。大学生时,他担任董事会委员会,负责大家的伙食。他把甜玉米作为素食菜放在菜单上。没想到,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对。南方人用玉米当蔬菜,而北方人用粗粮。从此,这个小伙伴既照顾了南北,却依然钟情于玉米。之后,他过去常常用热牛奶和奶油蛋糕做早餐,牛奶必须加糖。对甜食的热爱也让老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,专心从事翻译事业。
百岁的许渊冲仍然坚持翻译《莎士比亚》,不是手写,而是在电脑上逐字打字。学会了使用电脑后,许元冲就这样继续了他的翻译生涯。虽然他的视力因年龄而恶化,行动也不是很方便,但他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方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。他曾经说过,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让世界尽可能的美丽。他还告诉年轻人,要让生活快乐古诗 翻译,多逗乐,让自己玩得开心,别人也玩得开心。这是最好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