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圆月总能令人陶醉长江故道如弯月
东莞时代网(记者 沉永清)岁月流转,星光熠熠。千瓦千木,白如霜。
又是中秋节,今年的秋天,童年的故乡再次出现在王宁的脑海中。油纸背上的月饼,洞庭湖里的明月,朋友们的欢声笑语……“团圆”的场景,每逢中秋节总会重演。
洞庭的满月总是让人陶醉
长江古道似月牙,洞庭湖似满月。王宁的家乡荆州,地处“新月”与“满月”交汇处。站在家乡的屋顶上,可以看到君山岛朦胧的身影。这里的秋月,映入雾蒙蒙的洞庭湖中,格外醉人。所以,每年中秋节的时候望洞庭古诗,他都会给孩子们讲起小时候的中秋节。
王宁说,小时候的中秋夜,父母总是很开心。月圆之时,摆上喜庆的月饼和新鲜水果,一家人享用中秋佳肴,聊聊天,惬意无比。
“那影子是一棵月桂树,那棵被砍倒了……”老者指了指悬在空中的满月,讲述了他从长辈那里听到的故事。顽皮的孩子们约好邻居的朋友,在月光下玩耍,分享美食,分享节日的喜悦。有时大人会带着孩子去长江边赏月。江水在月光下随风起伏,虫鸣声此起彼伏,满天繁星不停“闪烁”,在江边勾勒出一幅秋夜的画卷。
“湖光山色,秋月相融,湖水无目。观洞庭山水,银盘中有青螺。” 刘禹锡的《看洞庭》大家都耳熟能详,王宁就更熟悉了。这首诗描绘了家乡的月夜,十分贴切。王宁说,爷爷从小就教他背诵这首古诗。如今爷爷已经去世多年,王宁依然坚持每年都要回去看《洞庭满月》。
中秋美食是童年的期盼
10多年前,王宁来到东莞从事技术工作。多年来,他在东莞成家立业,育有一对儿女。每年中秋节,他都会带着家人回家乡荆州。每年回老家,都能看到云雾缭绕的洞庭湖和滔滔江水。
年迈的父母会像小时候一样用纸包月饼,用油纸做背衬,凑近鼻子闻一闻,香气扑鼻。其实望洞庭古诗,这么多年过去了,王宁并没有觉得月饼单单从口感上就这么好吃。
80年代,王宁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,中秋节“吃到好吃的”成为了他的期盼。大部分的月饼都是过节时他的三个阿姨带过来的;家国最酸的就是从屋后两棵橘子树上摘下来的青橘子。酸酸甜甜的青橙常常让邻居的朋友们流口水。
尽管生活艰辛,但家人会在假期里改善生活。中秋节虽然没有除夕那么热闹,但亲友一般会提前几天送上月饼等礼物,家人也会做一些好菜。全家人都会有一个热闹的节日并享受它。
现在,王宁的儿女们对中秋节奶奶送的灯笼都爱不释手,爱不释手。他说,等他们长大了,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中秋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