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前面序言陈克/构建一座诗意的城堡闪光
写在前面
前言
陈克/建造一座诗意的城堡
第一系列闪烁的里程碑:沧桑的灵魂有一个“家”
关于申报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主管单位的《天津诗人》
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关于同意为“天津诗人”主管单位的批复
张元龙/一切源于真诚,就是没有什么不可能
罗光才/十年初相逢,满手香
胡元祥/华丽,恭喜拥有“娘家人”
《中国青年报》等媒体报道/《天津诗人》移交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长
楚水等/书法贺词
第二辑致敬十周年:最美年华遇见你
楚水/庆祝《天津诗人》创刊十周年
陈克峰/刮骨疗法
董桂园/景
李伟/慈悲而来
万春来/随诗飞(诗组)
李培文/十年
刘继娟/一个简单的人变成一首诗(外)
刘明祥/远处的“诗”
赵锡磊/见面还不晚
陈旭宝/时海航海有灯塔
铁血冰/飞翼
罗方义/词的粒子融合
二水哥哥/书居热血如老友
孟宪华/南山一人或多人
周辽玲/从初识到相互依赖
孙洁/好美的茉莉
周波/青年团
第三辑致敬十周年:我们都是诗歌的捍卫者
冰峰/以诗谈情
梁亮/“莫名”是全部原因
张伟/命重于天
陈太艾灸/做中国最好的诗刊
张志忠/小松成了凌云牧
任彦君/《双缘》
延安/我们都是诗人的捍卫者
杨章驰/相知相敬,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起走
杨娇/十年历史,万帕千鄂
景立鹏/诗刊与诗命运
王振良/可读•保存•便携
梁子/秒删,这人狠!
林紫薇/你永远是一首诗
彭六平/高青的诗歌火炬传递世界的恩惠
陆春生/心中别样的芬芳
罗禄明/《湖南诗文档案》的诞生
罗龙/相识就是缘分
三月雪/看山
道飞/遭遇是苦难的宿命
丁子/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
黄华/十年磨一剑
林元月/出乎意料的钦佩和感激
贺兰薇/长生不老,命运
何云平/回什海相见灯塔
胡庆军/一些回忆和感想
胡志松/种下诗歌,收获新诗
江峰/好诗要“诞生”
梁兴/功与力
洛乔/最美的相遇
罗秋红/诗
山红/记忆的火花
谈里/爱可以天长地久
王欣/他的妆容让更多人驻足
武浪/有温度的诗江湖
吴万生/光彩和我“有名”
吴翔宇/罗光才的诗,我的诗意人生
吴建华/“天津诗人”,我的良师益友
杨维松/《最佳诗刊》有信心
游明刚/大眼睛,大世界
许传红/初稿
余/如一棵树,扎根于诗的沃土
张辉/“淘”梦
郑万佑/诗香
文宇兴/我和“天津诗人”有个约会
李夏/我以为我遇到了骗子
杜立仓/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
第四集四周年:酝酿好时光
赵峰/《天津诗人》
食指等/四周年寄语
真情回馈第五辑:每一个回声都让人哭笑不得
王强等人/读者来信(上)
赖建彦等/读者来信(二)
陈一达等/书籍模型与活动
建造一座诗意的城堡
——前言《天津诗人》十周年纪念特刊
陈克
转眼间,《天津诗人》迎来了十岁生日。就像一个裹着襁褓的婴儿,仿佛昨天刚刚倒地,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。今天,他跑了,变成了一个健康阳光的男孩。我们隐约听到学校朗朗朗诵:“乾隆腾渊,鳞片飞扬。虎啸谷,百兽颤动。”
这是一本诗刊的成长,也是一个诗社的脉搏。它们呈现出纯粹闪耀的品质,也建立了庞大的诗歌群体与新时代的血肉联系。
因为文学,诗意弥漫人间;因《天津诗人》,中国诗歌有了新的高度。
不久前,《天津诗人》任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负责人。寒窗苦干10年,春暖花开终于要来了。
为纪念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,更好地展望未来,“我与天津诗人”征文征集活动拉开帷幕。通知发出后,编辑部很快就收到了雪花般的投稿。读者的共鸣、作者的快速反应、文章的数量,都让编辑们惊喜万分。
在编辑本期特刊的过程中,我们一次次被那些简单而深情的叙述所感动。不得不说,大家都见证了“天津诗人”的沧桑和硕果。这也印证了优秀的诗文如金,总有出彩的时候。
一位名叫李淑芳的农村妇女挖心肺:“我在昂贵的期刊上投过很多次票,但我从来没有投过一票,但我仍然不气馁,没有希望黄河不会放弃老师说得对,我的诗确实不够好。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妇,要不是命运多舛,当年我也不会开始在网上涂鸦命运。文字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。” 字里行间,编辑们辛苦了,感恩汗水和汗水,也寓意着对诗歌的敬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