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岁前没做成一件事,丈夫竟不懂哄女人
40年无所事事的“脑瘫”女诗人,写了一首“黄诗”,终于写完了!
1、 40岁之前什么都没做
不幸的是,于秀华出生时流产缺氧,导致脑瘫。
注定了,她的人生,永远是左右摇摆的。
因为她是1976年出生的,所以她可以逃到别人身边。她仍然不能走路或说话。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地上爬。后来,她改用拐杖,走路蹒跚,说话也说不清楚。大声说。
余秀华因为考不上大学,高中第二学期就辍学回家了。
回家也不能干农活农民女诗人余秀华诗集,只能呆在家里闲着。
19岁,余秀华结婚了。她的母亲找到了她的丈夫。大她13岁,来到余家做女婿。
这段“天翻地覆”的婚姻,在妈妈眼中,已经是最好的结局,因为一个残疾的女儿要找到一个健康的男人并不容易。
然而,于秀华却不愿意这段没有自由恋爱也没有浪漫爱情的婚姻。甚至对母亲的不满也生在了他的心里。
用余秀华的话来说,人生最残酷的就是丈夫常年在外打工。有了孩子以后,日常生活和抚养孩子都要向他要钱,他甚至可能都不给。
感情上,于修华也得到了一丝温暖。他从不牵她的手,从不下雨路泥泞带她回家,只在她跌倒时笑她。
尤其是老公一年很少回来一次,除了吵架或者吵架,谁也容不下谁。在她眼里,丈夫不是一个不会哄女人、不懂风俗的老人。他明白,只是不想哄她,不想对她好,觉得她不配。
如果只是这样,你也可以吞一辈子。然而,老天对她可没那么好。因为她丈夫喝醉了就打她,抓着她的头发撞墙。他似乎对她有更多的怨恨要发泄。
余秀华带着儿子苦苦挣扎,对这段冷酷的婚姻彻底绝望。看透之后,心中只有怨恨,没有一丝留恋。
于是,婚后两年内,余秀华一再提出离婚。这个时候,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她的父母。骂她伤害了自己,是最愚蠢的行为。因为担心女儿离婚,他们的后半生要做什么,想到这里,他们就睡不着饭吃。
他们想到的都是女儿离婚后的悲惨场景。他们不能自己活几年,迟早会离开。他们已经不在了。如果女儿真的离婚了,他们该怎么办?一个人,还有谁来照顾她。所以她提出过一次反对,态度也相当果断,她妈妈甚至还逼着她去死。
1998年,结婚第三年,余秀华用左手按在拿起笔后颤抖着的右手,按在右手腕上,写下了心里的苦恼和绝望。单词。这是她的第一首诗《印记》。
然而,生存比写诗更紧迫。
为了生存,于修华也出去打工,但没人要她。最后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上街乞讨,她想跪地求饶,却失败了。
她不怪生活的艰辛,只怪自己这些年什么都没做。她学习没有成功;她不想要母亲包办的婚姻,却没有成功;其他人都可以出去工作,但她没有成功;如果你想离婚,你做不到;她连上街讨饭这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。
40岁之前什么都不做,生活总是一团糟。
2、 写了一首《黄诗》,一夜成名
其实余秀华想要的并不多,只是想和正常人一样,也想出去打工,看看外面的世界,向往爱情,向往男人的呵护和幸福的生活. 但上天没有给余修华机会。他只给了她一个残废的身体。唯一的礼物就是让她学会写诗。
写诗成了她唯一能自己掌控的事情。
2014年11月,38岁的余秀华,她的9首诗《打谷地捉鸡》发表在《诗刊》,并发表创作演讲《摇摇欲坠的世界》和编审文章“诗歌是世界的药物”。后来,《穿越大半个中国,陪你睡》发表在《诗刊》公众号。正是这首诗让她一夜成名。
不到一个月,1995年1月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迅速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《左手月光》农民女诗人余秀华诗集,销量突破10万册,成为中国20年来销量最大的诗集。
In the same month, Yu Xiuhua was elected as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Zhongxiang City, Hubei Province. 第二个月,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《摇摇欲坠的世界》。销量再次突破10万份。